聚碳酸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最快、用量最大的一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小到光学级眼镜镜片、出行防护的安全帽,大到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PC原料大有可为。
在河南省濮阳市,就有一家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誉为新材料领域的“新星”,该公司希望通过发展聚碳酸酯,实现登陆科创板的梦想!
盛通聚源能否如愿以偿?该公司拥有河南省级智能工厂、“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濮阳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荣誉;此外,公司13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系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拥有濮阳市聚碳酸酯新材料的重点实验室。
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盛源集团起源于2006年的范县昌源石化有限公司,后来经过多次发展和业务模块公司发展,成为了拥有石油化工、能源科技、新材料等多个子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
盛通聚源成立于2016年9月30日,2017年4月厂区开始建设,主要目标就是聚碳酸酯(PC)及改性材料的生产与研发。
盛通聚源的聚碳酸酯项目,采取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技术,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我省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空白,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盛通聚源也成为了国内首家拥有非光气酯交换法生产技术的民营企业。
据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洪亮介绍,目前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销售PC原料,正在筹划基于PC原料的产业链延伸项目生产,也就是开拓市场终端产品。
目前在市场终端产品生产上,盛通聚源已经建设成200万只PC原料安全帽的生产线,未来产业链延伸项目还会进一步拓展。
钻研核心技术,“牵手成功”中石油
据了解,中国聚碳酸酯生产是一个高门槛、竞争激烈的行业,其涉足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和国企,目前民企仅有3家,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民营企业中产能第一,正努力登顶聚碳新材料领域的“单项冠军”。
该公司主要拥有13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这一装置于2019年11月投产,是国内第一大非光气法单体生产装置,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
得益于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中石油的加持,盛通聚源新材料目标明确——到2026年能达到科创板上市,登陆A股。
目前,该公司与中石油合作建设的项目已经通过相关评估,计划在四五月份开工建设,建设周期大概两年左右,其中包含的小项目基本上已经开始推进。
中国石油与盛通聚源的合作,也将逐步向聚碳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进聚碳新材料产业发展,形成聚碳新材料产业及其上下游规模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
我国PC产能持续增长
2005年我国首套规模化聚碳酸酯(PC)装置投产以来,我国聚碳酸酯开启了进入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阶段。
此后,拜耳公司、日本三菱化学、日本 MGC 以及三菱工程塑料公司等国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我国独资或合资建厂进行聚碳酸酯生产。
2018年1月23日万华化学宣布公司建设的年产能7万吨光气法PC装置建成投产,显示界面缩聚光气法在我国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10-2020年,我国聚碳酸酯(PC)产能呈增长趋势,2020年为194万吨,同比增长16.87%。
国内PC消费快速增长
主要用于电子电器
近年来,中国聚碳酸酯市场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达到234万吨,同比增长4.9%。
聚碳酸酯主要下游用户是电子电器、板材和汽车等领域,上述3个行业约占聚碳酸酯消费量的80%,其它主要是用于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如生产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或聚醚等。由于原料双酚A的安全问题,聚碳酸酯在食品包装、婴儿奶瓶和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应用还在摸索中。
从终端行业来看,PC的增长主要基于汽车市场的坚挺,其在汽车车窗方面的突破性应用将使其在今后5-10年里持续快速发展;PC在光学储存媒体(如DVD和CD)的应用继续下降。